【懷舊】久違了,師大

自從民國九十一年六月從師大畢業之後這十二年以來,除了中間有一年周周利用週末到淡江城區部修學分有繞過去師大夜市吃中餐之外,回來師大的次數蓼蓼可數。每次回來幾乎都會感覺到師大夜市的改變:你覺得它應該要倒的它卻一直都在,但你確定它就在下一個轉角的店面就不知道為什麼突然就消失了…..

從古亭站五號出口出發,可以緩緩看見那過了十年依然勇壯的體育館以及即將要拆掉改建的金山南路口老建築,還有那我大學時從來沒注意,但這次經過看到突然嚇一跳的補習班。

在老建築上加上鋼架們的地下道(我只有在大一的時候走過)



因為大二時的某個颱風讓裡面淹水了…讓我一直沒有勇氣走進去

繞了一圈進去圖書館,看到幾乎完全沒變的綜合大樓、資訊系館、工教系館(現在好像改名了)、博愛樓、圖書館,實在是感觸良多,一轉眼十年就這樣過去了…..

但圖書館雖然外觀沒變,內部卻變得相當的精緻,一打開門迎面而來的是….


(或許可以用更軟化的語氣….還是現在其實每間學校都這樣?)


(我知道你想說什麼,但是拜託不要也不能說出來)


過馬路到師大路這邊也可以看到對面的學區也開了萊爾富,郵局甚至還開了另一邊的門。當年可是要從宿舍的地下道才能過去郵局….


宿舍的圍牆還有師大夜市特色小吃的塗鴉裝飾,相當漂亮!還可以當成「你吃過了沒,好吃嗎?」的參考


男一舍門口的風格還是沒有變,旁邊還有社團正在開會呢!


地餐的味道跟裝潢十年如一日。原本是要去地餐吃飯的,不過看樣子是因為寒假所以都沒有開


原本的販賣部則便成了全家,還是原本的老闆娘嗎?


因應地球暖化,所以宿舍裡都加裝了冷氣。我們當年可是有在五樓房間裡睡覺結果中暑的經驗。我記得男生宿舍大家都打赤膊走來走去…


連後門都變成這種平交道式管制(以前好像都沒有關?)


星期日中午十一點半的師大夜市還沒有火力全開,但幾乎每個店家都在準備開工了。

以下閱讀注意,這些照片都是2011年拍的,到2014這段時間曾經鬧過師大夜市搬離住宅區的新聞

許多吃的店家通通都被賣衣服的小店取而代之,儼然變成師大五分埔。

但也因為房租高漲,賣衣服的利潤過低,現在(2014)整個師大夜市就變得有點死氣沉沉


這種店要成功只有三個條件:店員要正!店員要正!店員要正!


在師大賣墾丁跳跳蛙奶,在墾丁賣師大生煎包…..


一份五十,我本來要買來吃吃看,結果一直到我要離開了他都還沒有開始賣。(這一排三間店都跟我們以前的都不一樣了)


雖然還是租書店,但已經跟我那時內閱一本三元的店名完全不一樣。(而且店面還比較小)(2014更新,七月底去看,連租書店都不見了)


原本應該是左撇子炒飯的地方變成這樣!害我以為我走過頭!天殺的!我再也吃不到那麼好吃又有汗味的炒飯啦!


師大公園這邊倒是只有政大書城變成星巴客,堤香跟水龍頭都還在。但是那都不適合一個人去吃啊。

繞了兩圈,不想進去飯館兒等韓式料理弄得全身都是油煙味(而且飯館兒的石鍋拌飯也漲到110了!大驚。)只好去印象中的X大解決一個人的中餐。

印象中(十年前的印象)他們還在租書店隔壁的時候有新台幣八九十飯湯免費的餐,不過他們似乎改走日式高檔風格,(還是換老闆了?)我進去點「當日精選」的豬小排只有兩小塊帶骨的豬肉(而且骨頭很大),六口飯、一碗味噌湯、一盤附贈的沙拉,這樣是新台幣一百八。

後來陰錯陽差走到泰順街


(途中經過的極簡,沒想到它還在!列入下次可以帶洨秘書來的好貓店)

還好泰順街的阿婆涼麵還在,趕緊坐下來又點了一盤大盤的涼麵(新台幣45)以饗我根本沒吃飽的肚子。


後面那個是第三代的老闆娘,這也是我吃過最好吃的涼麵了。

(2014更新,阿婆涼麵現在也有店面了唷,就在附近的水果行對面!)

(2020更新,阿婆涼麵也不在了啊!!!)

心滿意足的吃完,才能懷著感恩的心從這裡一路走到市民大道的微風廣場!

最後最後,有神通廣大的報友可以透露一下左撇子炒飯到哪裡去了嗎?好想好想再吃一次啊!!謝謝大家!!!

(2014更新,左撇子炒飯移到政大去了,不管,我這星期就要去吃啊!)

Author: 洨記者

A PoloNews a day,Keeps the doctor away。

Share This Post On